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其他讲座与培训 > 正文
其他讲座与培训

主题午餐会第20场:个体差异在口译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 2014-11-11 点击量:

11月10日中午,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英语教育学院承办的主题午餐会第20场“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for beginning student interpreters”在我校南校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本次午餐会由我校英语教育学院蔡任栋博士主讲,来自英语教育学院、技术教育中心、国际学院、高翻学院的约20位教师参加了午餐会,英语教育学院肖建芳副院长主持了本次午餐会。

老师们边吃饭边交流

首先,蔡任栋博士介绍了由广外双语认知与双语教育实验室刚刚完成的一项关于口译能力发展的研究。双语认知与双语教育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广外丰富的口译资源,对口译过程、口译机制等展开大规模实验研究,以期指导口译教学与实践。蔡任栋博士当天介绍的研究旨在探究个体差异在口译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该研究就两类记忆(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第二语言水平、第二语言词汇提取效率以及英译中连传绩效对口译初学者(大学三年级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进行前、后测。前测在口译训练初期(三年级第一学期),后测在口译进行近一年后,它探讨的是前、后测口译绩效的增长(gain)是由前测的哪个因素导致的。结果发现:第一,只有口译训练开始阶段的工作记忆、第二语言水平与连传绩效的两次测试显著相关;第二,至于前、后测口译绩效的增长,在抹除前期口译绩效的作用之后,只有第二语言水平对其起了显著作用,记忆及词汇提取效率均没有起到显著作用。主要结论是:对于非平衡双语者而言,真正影响口译能力提高的因素是第二语言水平,只有第二语言水平较高的双语者才能从口译训练中受益较多。

蔡博士深入浅出地讲解研究成果

参与午餐会的老师就研究中涉及的相关理论、方法、应用价值进行交流,并展开深入讨论。英语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教授提出,这项研究所涉及的变量与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密切相关,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整个午餐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