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理论 > 正文
前沿理论

积极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 : 2013-11-21 点击量: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人文社会科学同样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和储备了大量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我国教育还有很多不适应的方面,最突出的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著名学者钱学森之问以及任继愈之忧,就直接指向这一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与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选拔机制等密切相关,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此高度关注,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 推动中国从大国向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承担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指出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有“四个同样重要”,对人文社会科学要“五个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有“两个不可替代的作用”。胡锦涛同志也强调,自然科学同人文社会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需要下大力气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这当中,至少与对自然科学一样, 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其题内之意。

    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整体研究能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 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和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和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内涵。世界主要国家普遍认识到高等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源泉和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而且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基地和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因而十分重视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当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同样迫切需要立足中国发展实践,着眼国际学术前沿,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国家需要、社会渴求、学生希望的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承担着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 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长期以来,学校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培养理念,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的培养模式,营造“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重自主”的育人氛围,致力于实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 我们认识到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继续自觉担当起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初步探索学校在首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设计,自2003 年开始,从本科学生抓起,循序渐进,先后设置了若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了培养熟练掌握先进分析工具、具有创新精神的后备高级经济学人才,学校于2003 年创办了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为了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具备文史哲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传承中华文脉,学校于2004 年创办了国学教育实验班。在取得初步经验后, 学校又于2006 年创办了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并在2009 年继续创办了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以满足新时期对高端复合型、国际化的金融、企业管理和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在创办实验班的过程中,努力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提倡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瞄准前沿。学思结合是注重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型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因材施教是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性,营造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知行合一是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游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摸索,循序渐进,不浮躁,不跟风;瞄准前沿,是追踪国际学界的发展趋向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关注中国自身的经验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是:坚持依托优势学科,明确培养定位,确定重点方向;坚持“兴趣第一,优中选优;本硕连读,交叉培养;名师指导,因材施教;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第一,明确定位,高标准、严要求,力争为未来培养大师级的领军人物。经济学-数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未来经济学大师。金融学-数学实验班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又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能够活跃在财政金融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前沿的未来金融学大师。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旨在培养有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和法律基础知识,从而兼具实务技能和法律素养的高端商务法律人才和管理精英。国学教育实验班则是着眼于培养能够融通文史哲、传承中华文脉的高级国学人才。

    第二,优中选优,好中更好,保证确有学习兴趣的高质量生源。学校本科招生的分数线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生素质普遍很高,学习潜力很大。而实验班的学生一般是在入校后再次遴选:面向多个院系,公开发布招生通知,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学生的未来志向、高考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表现确定人选。我们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各实验班每年招收20名左右学生,一些实验班报录比高达20∶1,进入实验班的竞争非常激烈。

    第三,坚持依托优势学科,实行跨学科培养,努力造就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实验班所依托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文史哲等优势学科在全国排名位居前列,学校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和国学院群英荟萃,产出大批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并与欧美和日本等许多地区、国家的著名学府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具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实验班的课程设计跟踪国际前沿,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功的育人模式和经验, 严格遵循跨学科的原则,听取中外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跨学科“课程包”。在满足一般性通识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 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和金融学-数学实验班将数学工具融入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教学,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将工商管理专业、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实验班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两个学科的学位。国学教育实验班则打通了文史哲的学科界限, 系统规划了跨学科的课程体系, 学生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主选择学位类别。

    第四,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提供特殊培养环境和条件。学校为实验班配备了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师风高尚的优秀学者,分别讲授专业核心课程;邀请国际一流学者讲授前沿理论,并安排优秀博士生助教进行习题辅导。其中,经济学-数学实验班近年来聘请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外籍教师开设了前沿课程共16 门。另外,学校还定期邀请国际顶尖学者前来演讲,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Stiglitz)、蒙代尔(Mundell)、泽尔滕(Selten)、麦克法登(McFadden)等都曾做客实验班。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贯彻“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对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为每个实验班配备了答疑助教和生活辅导员,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进行人性化、全方位引导。实验班的一些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以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国际前沿资料的能力。学校在邀请世界知名大学的一流专家学者为实验班学生授课或讲座的同时,也推荐优秀在校学生出境到欧美著名学府交流。2009 年,学校还首创“国际小学期”,着力营造“在地国际化、双向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学期中的课程全部是英语授课,大部分教师来自国外一流大学,该形式很受实验班学生的欢迎。我们还利用“人大经济论坛”等优质网络,搭建开放式平台,启发学生原创性思想。据国际权威网站调查机构Alexa 统计表明,由经济学院创办的课外学术平台———人大经济论坛———在国内所有经济论坛中排名第一。论坛已发展成国内最大、最好的经济金融管理学习、交流网站,为实验班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交流、讨论原创思想的网络平台。

    第五,重视学生的科研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能力。专业学习与创新型研究并进,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课程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国际前沿文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课程外,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观点碰撞。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高质量科研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班学生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丰硕。经济学-数学实验班主办了国内高校中唯一一份完全由本科生自主创办的学术刊物《数理经济学研究》(中文版、英文版共出版四期),将学生科研作品推上更加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次“经英杯”论文比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研究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第六,坚持知行合一,突出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关注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学校定期举办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问题, 部分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学生甚至参与撰写“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此外,“大师走进实验班” 系列讲座、“宏观经济形势讨论班”、“热点问题学术沙龙”等实验班特色活动,也加强了学生对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的敏锐感知力。国学教育实验班每学年都开展外出游学活动, 实地考察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遗迹,聆听国学大师的演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经济学-数学实验班组织实施“人文奥运”等大型调研项目4个;学院资助学生自主实践项目13个。此外,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学生还主持了7 项国家级“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自主联系实际开展调查和研究。目前,该实验班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同学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成效显著从现在的结果看,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明显效果。事实证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而且也完全有可能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一,实验班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实验班跟踪国际前沿,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功的育人模式和课程设计。例如,将数学工具纳入到经济学、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深入理解了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又可以灵活、熟练地使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金融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将工商管理和法学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既精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并购等相关的法律知识,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管理技能和法律素养。打通文史哲的学科界限,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增进了学生对于中国国学精髓的系统理解和把握。

    第二,实验班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塑造了学生的创新品格。实验班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关注学科前沿、潜心学术研究,表现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强烈热情和献身精神。在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已毕业的学生中,80%选择攻读更高层次学位,30%选择出国深造。有21 人通过激烈竞争,相继取得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普度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其竞争能力获得国外一流大学的高度评价。

    第三,实验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学术新星崭露头角。经过坚实的理论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验班同学展现出良好的研究素质。目前, 经济学-数学实验班的学生已在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国际SSCI 期刊以及国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 篇,在“创新杯”、“海龙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高层次学术竞赛中获奖达32 人次。

    第四,实验班赢得了国外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最近几年,经济学-数学实验班推荐学生在校期间出境交流学习共计17 人次,遍及美国、英国、丹麦、日本等国家。实验班同学与各国师生就学术问题和全球经济形势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建立了良好友谊。目前,经济学-数学实验班已与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使得双方的交流活动能在一个更加规范、稳定的平台上进行。

    第五,实验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创新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辅导方式、高效充实的学习生活和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班风端正。有的实验班已经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班集体称号。由于新型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整合性的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交流深造的机会和平台,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实验班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所作出的诸多探索,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得到了相关专家和政府部门的良好评价。近期,学校为统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推广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统一协调各实验班和试点单位,同时采取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争取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出更多的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责任编辑:孙纬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