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理论 > 正文
前沿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国“烙印”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 2015-04-21 点击量: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国际上近年流行的一个概念,中国教师对这个概念认同度较高——

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国“烙印”

  “在当今社会,不管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有多高,都不能期望教师已经具备了应对整个职业生涯中全部挑战的能力。因此,教育系统需要为教师提供继续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机会,维持高标准教学,保持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教师继续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师质量,这是各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实施的“改进中国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研究项目得出以上结论。该项目在中国东、中、西地区的3个地级市对普通高中教师的继续专业发展进行了专项研究,1.7万多名高中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国际口径,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国际可比性。

  调查显示,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教师更趋年轻化。中国50岁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2.6%,反映出年轻教师不断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保持了新鲜活力。然而,欧美国家教师队伍年龄老化较为严重,欧盟21国50岁及以上教师平均占36%。同时,中国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低于欧美国家,中国具有本科学历教师比例高于欧美国家,而具有硕士学历教师比例低于欧美国家。中国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约占10%,而欧盟占到了30%左右。

  从继续专业发展参加比例和参与强度两个指标上看,中国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教师比例达到94.7%,欧盟为89.5%。在参与强度上,中国教师在过去18个月中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平均天数为6.6天,而欧盟教师则达到16.4天,这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覆盖面上中国大于欧盟,但参与强度远低于欧盟。

  研究发现,中国教师参加比例最高的是教研组活动,达到了87.6%,成为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师继续专业发展活动形式。在其他活动类型上,中国的比例略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学科进修与专题讨论会中国为77.5%,经合组织国家为81.2%,阅读专业书籍中国为73.8%,经合组织国家为77.7%。但课题与论文撰写活动,中国的比例为71.6%,高出经合组织国家一倍,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更注重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有国情特色的职称评定导向作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经合组织国家,学历提高都是所有活动中比例最低的,中国为45.2%,经合组织国家为24.5%,学历提高涉及教师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导致比例较低。

  就专业发展活动而言,中国教师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比例最高,达到86.3%,高于学科专业知识与理解、教学策略与方法、班级管理等活动内容的比例,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及时配合国家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专业发展活动重点方面,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看法不完全相同,例如对于提高理论知识水平,骨干教师认为是重点,而青年教师没有将其作为重点,说明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在提高,在职前教育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理论训练。同样,在课堂管理技巧方面,青年教师将其作为重点,而骨干教师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反映出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丰富教学实践。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国际上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概念,中国教师对这个概念认同度较高。它是指具有包容性的一群人,共享价值观和学习愿景,相互信任、尊重和支持,共担学生学习的集体责任,开展反思性专业探究,共同探讨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83%的中国教师认同这个概念,有77%的教师认为中国学校存在着“专业学习共同体”这种形式,反映出理念上的趋同性。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教师继续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提高硕士学历教师比例,保证高学历、高素质教师进入教师队伍;增强参与强度,安排教师有更多时间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增加培训天数;关注弱势地区教师发展,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资源,缩小区域差距;活动安排上按教师类型对学习需求进行分类分层,增强针对性。(作者李建忠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萨丽·托马斯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14日第7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