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著名教授论坛 > 正文
著名教授论坛

宁波大学副校长趣谈汉语:“动词常作名词用”

发布时间 : 2013-11-22 点击量:
       宁波大学副校长趣谈汉语:“动词常作名词用”

本网讯“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汉语是视觉的一种语言,用静态名词的堆砌来表示动态的画面。”11月21日下午,著名教授论坛217讲迎来了宁波大学副校长王文斌教授。王文斌借汉字的构造根据、词语的组成结构、先秦诸子对名物的推重来揭示物体、物象等观念在汉民族思维深处的主导地位,由此显露出汉民族思维的空间化偏向。
讲座现场

“汉语的动词属于名词,可用来表达实体”

王文斌首先指出,行为动作具有时间性,物体具有空间性。他引用了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的研究成果:“英语名动分立,汉语名动包含。汉语动词具有指称性。”他表示,他基本同意沈家煊的观点,认为汉语的动词如同名词,可用来表示实体。接着,他介绍了大量汉语中词语的组成结构来佐证他的观点。他以大/小+v(动词)和大/小+n(名词)为例来说明问题,例如,大吵、大道、大吃、小路、小打小闹等等。他指出,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只有副词才能修饰像“吃、吵”这样的动词,但显而易见“大/小”是形容词,形容词多数是修饰名词的,由此可见,“吃、吵、打、闹”等动词都相当于名词。
王文斌认为汉语的动词属于名词

“中医的‘滋阴、补血、明目、通鼻’都被视为名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汉语的动词包含在名词的大范畴里。”王文斌说到。他进一步指出,名词表现的物体具有空间性的特征,表现为“长、宽、高”的三维特征。例如,“长话短说”,“说”本是动词,却用“短”来修饰,这体现了“说”有名词性质,具有空间性特征。

汉民族思维的空间化偏向

对于汉语的这一有趣现象,王文斌进一步从民族思维习惯追问了深层次的原因。他从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得出自己的观点:汉语无法完全纳入印欧语的语法框架。汉民族的思维是有空间偏向的。他从两个方面阐述这个观点。其一是汉字的天然物象和空间化。他引用了《说文解字》中记叙的“观天地”的造字方式和汉字的三叠字、四叠字来体现汉字是象形字,以此显示汉民族思维的空间化倾向。其二是汉民族内心深处对有形物体的崇信,物体、物象等观念在汉民族思维深处占据主导地位。他举了先秦诸子对名物的推重以及对名与实的思辨的例子,例如孔子的“名不正,言不顺”、管子的“物固有形,形固有名”等。
从民族思维习惯追溯汉语语言趣味性

在互动环节,在场的教师和学生与王文斌进行了热烈交流。一个教授越南语的老师表示,讲座让他受益匪浅。他认为,从事语言教学及研究的人都应该关注母语研究的新发现,这有利于第二外语的习得。王文斌表示,他的观点仍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不管最后正确与否,他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想法。

本次讲座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英文学院承办。英文学院院长温宾利主持讲座。正式开讲前,校党委副书记陈建平向王文斌赠送了纪念品。
陈建平向王文斌赠送大学纪念品
附 主讲人简介

王文斌,博士,教授,博导,从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擅长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句法学。198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1993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学者,主攻语义学和翻译理论;1995-1997年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主攻句法学和语义学;2002-200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毕业,主修对比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2006-2008年,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7月至9月,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者。现为宁波大学副校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 员等。

原文发表于:http://news.gdufs.edu.cn/article-83551.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