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青年教师沙龙 > 正文
青年教师沙龙

青年教师沙龙第五讲:近代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物观念

发布时间 : 2023-06-12 点击量:

本网讯 2023年6月7日下午14:00,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人文前沿跨学科研究团队承办、岭南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协办的青年教师沙龙第五讲在广外白云山校区科研楼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谢裕伟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和周小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讲,广外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李日容副教授主持,讲座主题为“近代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物观念”。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凤娟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李逸超副研究员作为评议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巧讲师、广外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许栋梁助理研究员作为与谈嘉宾参加了此次讲座,此外还有来自研究院和校内外的十余名师生参与交流。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李日容副教授介绍了本讲座的缘起,她指出物问题是当代跨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当代社会与人文的跨学科研究中,可能没有哪个问题像物问题这样更加根本和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近三四十年来,在西方思想与文化中,与物相关的新概念可谓层出不穷,如“物转向”(thingly turn)、“物理论”(thing theory)、“物的议会”(parliament of things)、“以物为导向的哲学”(object-oriented philosophy)、“新唯物主义”(new materialism)、“物存在论”(the ontology of things)等,这表明以“物”作为主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一个核心方面。而哲学对物之为物的根据或原因的探讨则为跨学科研究中的物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范式或方法论基础。在这样的一个思想与学术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哲学与文化中的物理论资源,或为参照,或为“溯源”,都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下的跨学科中的物研究。而两位主讲人的讲座主题及内容更是构成了传统哲学有关物之为物思考的主干和最为核心的部分。


谢裕伟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现场主讲

随后,本次讲座的第一位主讲人谢裕伟博士以“物之形而上学观念的近代变迁”为题,对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代哲学的物观念的主要演变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他指出,古代哲学的物观念(以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式的“物”观念为典型)从内在目的论的思维模式出发,将质料与形式看作是物之为物的构成性原则,质料以某种有待实现之形式的潜能的方式存在,并通过形式获得其真正的存在,由此,“物”被理解为“从潜能向现实转变者”。而近代机械式存在论的物观念(以笛卡尔为主要代表)虽然保留了古代质料与形式的物概念框架,但它却不再通过其与潜能-现实的模式的关联而体现出来,毋宁说无论是质料还是形式的内涵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首先,质料无须依赖于“潜能-现实”框架中的作为有待实现的潜能而存在,而是具有自己独立的本性即“广延”,并且可普遍地被量化规定,质料由此是连续、均质和可分的;其次,形式则被理解为物质之物在量上的某种组织方式。到了莱布尼茨那里,形式与质料的概念既不在“潜能-现实”的变动中成为物之为物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构成性原则,也不以近代机械论式的物质观被考察,而是分别指向了两种不同的维度:即原初能动力与原初受动力的维度,前者是指某物实现其自身之努力或趋势,后者则是指对这种实现的阻碍。由此而形成了形而上学层面的实体(物)概念[即无广延、非复合的“单子”(monade)],而物质广延物则在次生的力(物理学-力学层面上的力)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后,17-18世纪以沃尔夫、鲍姆嘉登为代表的德国的学院形而上学体系的物观念,则体现了一种对以上物观念的创造性“综合”的特征。一方面,“实体”(substantia)概念不再被突出地强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普泛化的“存在物”(ens)概念,“存在物”作为可以理性地谈论和认识的一切东西,提供了可以在最普遍的意义上谈论物的一种方式,而一门“普遍形而上学”也将以“存在物”为其核心对象。谢裕伟博士最后指出,康德的“客体”概念呈现出对物观念的一种先验哲学式的转折,其区别于莱布尼茨主义存在论的物观念的地方在于:它强调以感觉为实在性的来源,以统觉的原初的综合统一性为客观性根据,以先天的知性原理体系为规定性秩序。

周小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现场主讲

紧接着,本讲座的第二位主讲人周小龙博士以“物之终始:德国唯心论的世界图景”为题对德国唯心论的主要代表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物观念作了清晰而系统的梳理,他指出德语中的Ding(物)是指“我们感官所能接受的有限存在者”,而在德国唯心论的视野中,物的根据不在物自身之中,而是在理性主体或理念之中。具体来说,费希特认为物是绝对自我之本原行动的产物,与康德将我们的表象世界看作是源自对象对我们的刺激不同,费希特认为我们的任何认识都是来自于“自身刺激”(Selbstaffktion),而作为对自我实践能力之限定的“直接知觉”便是感觉(Gefühl),主体对外在事物的存在的断定与“我意识到我在感觉”内在相关,各种感觉的区分不是对象而是自我感觉(Selbsgefühl)给出的,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某物实质上是一种间接的知识,一种倒果为因的结果,物彻底成为了自我活动构造的对象。与费希特对物的理解完全消解了自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同,谢林用绝对者的本原行动取代费希特的主体的本原行动看作物的根据,物(存在论意义上的实体)源自被绝对者肯定,是肯定活动(本质、观念性的层面)和被肯定者(形式、实在性的层面)的量上的统一,有限者或相对者是绝对者在世界上不同层次的呈现,并通过在潜能阶次上相互对称的实在的大全与观念的大全体现出来,由此,自然不再是自我活动的否定,而是从原生的自然(Natura naturans)派生的整全,是活生生的主体。黑格尔对物的理解分为两个基本的思路,鉴于其第一个思路即物是绝对精神在知觉阶段对存在的把握方式,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物观念有类似之处,因而周小龙博士将黑格尔对于物的理解聚焦于《小逻辑》中的物观念,就此而言,物是逻辑发展到本质论环节的必然产物,亦即现实存在着的东西就是物,它是根据和实存这两种规定在一个统一体中的发展,这种物观念体现了黑格尔的理论目标是演绎世界的逻辑结构,论述物在逻辑上的来龙去脉,从而将人引向理念。

在讲座的评议阶段,刘凤娟教授和李逸超副研究员分别对两位主讲人的报告作了精彩的评论

刘凤娟教授现场评议

刘凤娟教授指出,两位主讲人的报告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连贯的有关传统西方哲学物观念(从古希腊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演进历程,信息量很大,非常有意义,在思想上有很丰富的启发。随后她补充了谢裕伟博士报告中因时间关系而未能详细展开的有关康德物观念的另外一些思想细节。她认为,康德哲学对于物的理解有形而上学和先验两种视角。前者主要从原始的运动力即吸引力与排斥力的矛盾关系中考察物与物之间的一种外在的空间关系(可参见《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一书),是一种动力学的考察。这是物体的空间性或广延性的本质。而先验视角正如谢裕伟博士所说则聚焦于“客体”概念,主要考察物得以被经验、被认识的先验条件。相对于形而上学的物视角来说,先验视角是更为根本和具有奠基性的。而康德的四类范畴即量、质、关系和模态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它们在构建“客体”概念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康德相较于以往哲学家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认为,感觉质料也是主体建构起来的东西,亦即感觉质料首先进入空间直观,然后再进入时间直观;先验统觉通过知性范畴在“时间域”中构建起客体。谢裕伟博士感谢刘凤娟教授的补充和拓展,并对此予以肯定。

李逸超副研究员现场评议

紧接着,李逸超副研究员对周小龙博士的报告予以评论,双方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1、怎么看待费希特理论中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反思的相对性?2、在费希特对对象客体性的主体性感觉状态还原中,自我主体当下相对的明见性如何与绝对性相关联?3、对于谢林来说,潜能阶次的起点作为实在与观念大全的初级同一性应如何理解?4、与绝对者分开因而对立于绝对者的有限性,是否取消了绝对者的绝对性?5、黑格尔本质逻辑中形式与质料的逻辑统一,是如何实现的?6、《精神现象学》中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和有条件的共相,是否真的没有独立的自身统一性持存?

讲座的最后阶段是开放讨论,讲座参加人员与在座听众就“空间与物”“现代与后现代物理论的基本范式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在场各位都感到此次讲座的主题好,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讨论充分,收获颇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