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4年11月1日下午14:00,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教师发展论坛第35讲在广外白云山校区第七教学楼607会议室顺利举行。本讲座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冯亚琳教授主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程林教授主持。讲座主题为“19世纪文学中的‘物世界’——以施蒂夫特小说《晚夏》为例”。四十余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冯亚琳教授介绍了小说《晚夏》诞生于19世纪中叶德国介于比德迈耶和诗意现实主义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梳理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冯教授指出,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物的世界”,奥地利作家施蒂弗特的《晚夏》更堪称是一部具有时代特征的“恋物”小说,是19世纪德语作品中描写物的典范之作。
冯亚琳教授
随后,冯教授从物的聚集、物的秩序和物的意义三个方面对《晚夏》中的物进行了解读。在物的聚集部分,冯教授结合阿斯曼等学者的记忆理论,认为《晚夏》中对物的展现不仅具有文化记忆的意义,还承载着个人记忆。例如,小说角色海因里希的精神导师李飒赫将个人的爱情记忆放置于色彩柔和的玫瑰屋内,使之成为一个记忆空间,带给海因里希美好平和、和谐宁静的体验。对于不知玫瑰所指的闯入者海因里希,玫瑰屋承载的记忆相当于符号,李飒赫借助被符号化的物,从这种去激情化的温情中抽象出哲学理念来对海因里希进行教育。
在物的秩序部分,冯教授认为,不同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独自走过的教育历程,《晚夏》则是双主人公李飒赫和海因里希组成的双向教育历程,前人李飒赫将自己教育经历通过物的符号化传递给后人海因里希,玫瑰屋中有序的自然空间呈现出了物的秩序,实际上也是人的秩序的延伸,反过来对人进行指导,成为人生活的准则。
在物的意义部分,冯教授认为物被赋予了建构秩序和理想的功能,19世纪中叶的德语文学日益重视物的展现方式,不是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建立物和生活共生的关系,海因里希就是在对物的观察中成长的。冯教授总结道,《晚夏》所展演的人对物的搜集、整理和观察不再是闲情逸致,而是表达出19世纪中叶市民阶层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试图在物的世界中探索符合自身的文化诉求和审美情趣。
冯亚琳教授发言结束后与部分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讲座的举办,使与会师生及时了解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以及文化学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开拓了视野,获益匪浅。
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
初稿:张旭
复审:程林
终审:茅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