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著名教授论坛 > 正文
著名教授论坛

北师大刘宝存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发布时间 : 2013-12-06 点击量:

北师大刘宝存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11月28日下午,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英语教育学院承办的著名教授论坛在南校区八角楼会议厅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宝存教授为与会成员讲解“国际背景的下的大学文化”。刘宝存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副校长方凡泉会上为刘宝存颁发客座教授证书。


方凡泉为刘宝存颁发客座教授证书并赠送大学纪念品

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应该是学者的社团

讲座上,刘宝存以加拿大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的“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为引言,介绍大学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谈及大学的精神文化,刘宝存认为大学应该是学者的社团。他介绍道,中世纪的学者社团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进行学问探索,同时是享有很大自治权和学术自由的世界性社团。大学有“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之分,而现代大学一般以先生大学为主。


刘宝存教授带领大家走进国际背景下的大学文化

纵观大学历史发展进程,刘宝存表示,作为学者社团的大学受到冲击的原因有很多,但有四点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对大学的控制;二是“服务站”理念的冲击。19世纪中叶后越来越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金钱的冲击;三是教育民主化和大众教育的冲击。在教育平民化的过程中,学生多,老师少,使得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减少;四是教学与科研的割裂。在“要么出版,要么出局”的浪潮下,研究决定老师的命运,老师加大研究力度,增加研究时间,师生交流进一步减少。刘宝存说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专家学者们呼吁建立新时代的学者社团,在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且密切的关系,还原真正的大学。

刘宝存指出,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以及普遍学问的场所。在大学发展史上,学理性的高深学问一直是探索的重心所在,这个重心不应有所改变。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同,刘宝存解释道,专业教育是学术性和高深学问的专业,而职业教育则缺乏高深学问的基础。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应该利用自身的专长为社会服务。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而真正的大学应该保持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追求真理。对此,他表示,政府应该给大学以经费支持,而不是干预大学独立思想的发展。

谈大学制度文化:大学应该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

刘宝存在讲述大学的制度文化时说道,“大学应该有学术自由制度,因为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学术活动过程中,教师学生不应受外界干扰,应潜心探究和传播真理,推动社会进步。因而,政府应该通过宪法或教育基本法、判例法、终身教职制度等保障学术自由。同时,大学应该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做到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此外,还应通过立法和和董事会制度安排大学自治制度,使大学不受政府或任何社会团体的干预,排除非学术干扰,从而自行分配经费,自由聘请教师、选择学生、设置课程、制定评价标准等。后来出现的教授治校(学)制度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评议会制度、董事会制度来治校的。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是师生交流制。师生交流是大学的使命。为促进师生交流,西方很多学校有寄宿制、导师制、课后辅导制,以及午后茶、师生思想交流聚餐等制度,以此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刘宝存认为,这些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及生活交流,有助于解决学生多种困扰,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讲座最后,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对刘宝存教授的讲座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不但高屋建瓴,有理论深度,而且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逻辑性,在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中提炼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原文发表于:http://news.gdufs.edu.cn/article-83760.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