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著名教授论坛 > 正文
著名教授论坛

著名教授论坛第551讲:香港中文大学潘俊楠教授谈汉语疑问词句法层级再探

发布时间 : 2022-05-23 点击量:

2022年5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潘俊楠教授做客著名教授论坛第551讲,此次报告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模式。

报告中,主讲人潘俊楠教授向大家清晰地展现了他与合作者徐泽幍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并慷慨地分享了他们的投稿经验。首先,潘教授解释了他们研究的来龙去脉,接着讨论了现代汉语疑问词和量化词“都”共现时产生的一系列句法语义现象,发现不论是疑问状语“怎么”、“为什么”或是疑问代词“谁”、“什么”,在与量化词“都”共现时都会区分出一个较高的解读和一个较低的解读。其次,潘教授指出,对于疑问状语“怎么”和“为什么”来说,当其位于“都”后面时不能有表起因、原因的高解读是因为疑问状语的高解读生成在句子的左缘结构内,而“都”基础生成于TP下,且“都”无法通过话题化提升到比高解读更高的句法位置。再次,潘教授指出,当疑问状语出现在“都”之前时不能有表方法、目的的低解读则是由于低解读须生成于VP层内,而“都”的句法位置必须高于动词VP层。然后,潘教授还讨论了当疑问状语与情态词如“会”和“敢”、能愿动词如“愿意”、频率副词如“经常”、时间副词如“今天”、地点状语如“在学校”共现时高低解读的分布情况,指出这一分析也适用于解释为什么情态词“会”同样能够区分内外疑问状语及内外反身状语“自己”。不同于疑问状语,疑问代词“谁”和“什么”位于“都”后面时不能用于表示反问,是因为“都”的预期与反问的语用目的相冲突。此外,潘教授还从句法-语义接口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疑问状语的高低解读分别与句末助词“了”和“的”共现的情况,指出与“了”共现的是问起因的外状语“怎么”,和“的”共现的是问方法的内状语“怎么”。最后,潘教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投稿经验,就审稿意见中给出的“反例”而言,他给出了“见招拆招”的建议,即将反例进行分类讨论。潘教授不仅深入认识汉语事实,而且深挖事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并从理论上对其加以解释,这对于对汉语疑问词句法分析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潘教授此次的报告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分析透彻,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各位老师和同学就汉语疑问词与句末助词共现的语言现象、句法操作以及语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