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教学发展论坛 > 正文
教学发展论坛

刘建达教授开讲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 2016-09-20 点击量:

2016年9月8日上午,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英语教育学院承办的“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教学改革”教师发展论坛在北校区图书馆负一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建达教授做主题讲座,英语教育学院校级形成性评估教改团队负责人杨满珍副教授,以及团队成员吕剑涛博士、梁丽老师、朱苑苑老师、周宣老师等,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教学实践”为主题,从形成性评估的必要性、形成性评估效度分析、形成性评估对学生的影响、形成性评估对教师的影响,以及形成性评估教学平台等几个方面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展示和汇报。

本次论坛首先由英语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教授主持并发言,指出英语教育学院对发展英语教学改革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随后,刘建达教授以“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教学改革”为题进行了主题讲座。刘教授指出,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观念的转变,并从大学英语教学新生态、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针对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诸如新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构必要性、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高要求、英语教学大环境的改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都是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困境的突破口就是进行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突显以评促学、评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在这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育学院形成性评估教改团队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刘建达教授主讲“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教学改革”

紧接着,教学副院长陈金诗博士介绍了英语教育学院的校级形成性评估教改团队,以及该团队对教改实践的重要作用。随后,团队负责人杨满珍副教授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教学实践”的必要性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尽的汇报。汇报中指出,依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统计学生平时成绩问题时面临诸多挑战,如平时成绩项目类别设置、各项目评价标准、学生对平时成绩的认可度、平时成绩归档和期末成绩录入等等。因此,提升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统计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势在必行。鉴于此,形成性评估教改团队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制定课程币激励模式、开发线上评估平台、不断优化改进,并搜集各类评估结果,取得了大量的一手实践资料。为进一步探究形成性评估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杨满珍副教授汇报“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教学实践”

吕剑涛博士以“形成性评估的效度分析”为题,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两个教学班的平时成绩各项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数据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估能够反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参与度,且课堂表现直接与考试成绩相关。因此,通过对样本的检测,证明了形成性评估在反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吕剑涛博士汇报“评估结果的信效度分析”

梁丽老师从教改实践对学生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汇报。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形成性评估的教改和实践表现出很高的满意度。在形成性评估课程币激励机制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显得更加积极,如主动举手发言。从学生在留言板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形成性评估对教学实践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梁丽老师汇报“教改实践对学生的影响”

朱苑苑老师从教改实践对老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汇报。由于形成性评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教师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而这个过程,能够有效的促使教师转变思维,即由重视“教授”转移为强调“交流”上来。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促使教师反思。这种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朱苑苑老师汇报“教学实践对老师的影响”

周宣老师从技术层面对教学测评系统平台(即FIF教学评估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该系统的不同模块可以辅助教师制定合理的平时分评估计划、进行自动的平时分动态累积,并形成可追溯的学生电子学档。同时,激励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参与并成为评估的主体,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践行形成性评估理念、鼓励学生为中心和实践连结课堂内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周宣老师介绍“教学测评信息平台功能”

最后,杨满珍副教授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以上几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研究的取向,并诚挚地邀请更多的老师加入到形成性评估教改团队中来,为进一步实践、优化和推广基于形成性评估的英语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形成性评估教改团队会议合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