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讲人:黄 瑶
二、时间:11月6日(星期四)15:00—16:30
三、地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学术交流中心MPA第一会议室
四、主办单位:广东省法学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五、主讲人简介:
黄瑶,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逸仙学者,中山大学海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科(马工程)专家委学科组成员、广东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会长等。
主要研究国际法基本理论、使用武力法、海洋法、国际组织法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SSCI期刊等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项法理分析》《联合国全面反恐公约研究:基于国际法的视角》《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核心问题法理分析》《南海主权与海洋权利法理研究》等学术著作。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项,主持其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论著先后获评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等。
六、讲座内容简介: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建立联合国的初衷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这也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为此目的,《联合国宪章》第2(4)条确立了禁止在国际关系中非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最重要例外是《宪章》第51条规定的自卫权。80年来,自卫权合法行使的条件被不断扩大解释与适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国际和平及安全造成严重冲击。《宪章》欲通过集体安全制度使联合国安理会集中管控武力使用,但联合国没有自己的部队,安理会只能采取授权使用武力方式来应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行为。
联合国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办法——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简称“维和行动”),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制度工具。后冷战时代,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难题。联合国在维和领域面临内外多重挑战。一方面,《宪章》有关武力使用问题的规定不够清晰且难以执行,联合国本身的执行力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国家单方面使用武力的情形增多,非传统安全威胁也不断涌现。
80年来,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作用有目共睹。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增强联合国的维和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安理会的职能?如何审慎推进安理会改革并强化安理会对武力的管控?这些都是亟待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最后需指出的是,国际法对使用武力的约束作用虽有局限但仍不可或缺,应理性客观看待国际法的作用,防止跌入国际法虚无主义和国际法万能主义的陷阱。
七、报名方式:
本次报告会欢迎广大师生报名参加!请感兴趣的老师于11月6日前登录智慧广外,在可用应用中搜索“继续教育管理”,在个人主页中点击“著名教授论坛第713讲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第124讲:联合国80周年的回顾与反思:和平与安全的视角”讲座名称进行网上报名。
学生报名途径如下:本科学生通过“思政学时”小程序进行报名。
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