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2日下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云山卓越讲坛”第三讲。本次讲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林桂军教授主讲,新闻学院何国平教授主持。中心副主任董俊武教授致欢迎辞。
董俊武教授致欢迎辞
林桂军教授是经济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关注研究国际贸易和中国外汇政策。目前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外贸转型与升级、WTO改革、亚洲经济一体化、中国贸易政策模式、自贸区战略、全球价值链与亚洲工厂、中美经贸关系等。本次访谈着重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及存在的问题,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等。林桂军教授对外贸升级转型等问题提出了深刻见解,同时为现场师生分享了学术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经验。
主持人与林桂军教授
以下是对林桂军教授的采访实录:
个人经历
何国平:请您简要介绍您的教育背景与职业生涯。
林桂军:关于教育经历,我的高中时代经历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当时国家恢复了高考,我刚好赶上这个机会,便在那年考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5年时,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读经济学,后来回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博士。关于职业生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我留校当了教师,做了一段时间的“青椒”。1995年,担任我所在学院的副院长;2005年,担任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
何国平:从您的职业生涯来看,您长期担任学术性行政职务。请问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分享?
林桂军:心得是有很多的。我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时,还很年轻。那时常有机会与老学者们接触,也得到过他们的支持。同时,我也在有意识地创建机构,也可以说创建机会。当时,我们国家还未形成完整的硕士学位评定体系,我就和其他老师向上级单位申请国际商务硕士(MIB),提前运作。后来,国家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硕士学位认定方案。此外,我还参与组建了一些机构,慢慢地给年轻一代学者创造了机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过程。
何国平:您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在经济学专业领域也颇有建树。我们知道学术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担任社会职务和领导岗位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请问您怎样走好行政与科研的“平衡木”呢?
林桂军:理论上讲,这两件事情可能会顾此失彼。但其实,这两件事有共生的一面。比如,你有研究成果了,而你又在一些机构担任相应的职务,这便有可能让你的研究影响力扩大。另外,担任行政职务,不见得每时每刻都在忙行政。我一般在下班之后,还有许多剩余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
探讨对外贸易的转型和升级
何国平:我们知道林教授长期从事对外贸易方向的研究,聚焦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和升级。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受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浪潮、后疫情时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遭遇了一些挫折和难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要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和升级,可以在哪些方面提升?
林桂军:在中美贸易战之前,全世界都觉得中国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也很便宜。特朗普时期开始的贸易战,其实也是在推动中国往前走,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此期间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目前中国有许多新兴产业居于全球前列,比如汽车出口方面,特别是电车,几乎达到世界第一。
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们仍有些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第一,关于碳排放。产品的碳排放量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二,国内产品质量较低,难以达到国际可交换的标准。
跟上新技术发展,补足短板,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总体还是大有可为的。
何国平:讲到对外贸易,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广交会被称为中国外贸风向标和晴雨表。刚刚结束的第133届广交会是疫情以来第一次线下展会,取得了很好的交易量。但有不同的声音提出,尽管今年参展商品多,参展商档次水平仍有待提升。在上海设立进博会的格局下,广交会该如何转型升级和品牌重塑呢?
林桂军:广交会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国家创造的一个出口机制,以获取当时宝贵的外汇,现在出口的多元化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我认为广交会需要提升自身的辐射能力,也就是全球影响力。产品服务能否进一步提升,怎样通过商品交易来辐射全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一年一次的广交会可能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每天的贸易活动都可以进行。客商们不仅想买卖商品,可能还有其他的问题要解决。所以广交会能否做服务加法,实现功能的提升,也是值得期待的。
从国家层面来讲,以前获取外汇的问题基本解决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好获得的外汇,使它发挥更大的效益。广交会未来也可以从这方面来思考。
为“青椒”解惑
何国平:目前青年教师面临着一些职业困境,譬如说申报高层次项目、发表高级别论文等,林教授当年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您觉得青年教师该如何走出“卷不动、躺不平”的职业发展难题?
林桂军:现在的竞争确实很大。可以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困境,以前标准和要求不高,但是机会相对来说很少;现在要求的标准高,但机会也更多了。然而,现在的内卷程度确实高,焦虑程度也高,值得探析的是焦虑的原因。到底为何如此焦虑?如今的高校教师该如何发展?可能我们都得慢下来,好好思考什么样的体制和激励机制更有利于产出对国家有意义的创新性成果,以及产出的成果能否服务于现在的产业升级转型等问题。
何国平:我们知道您是一份著名期刊《国际贸易问题》的主编,想请教贵刊是否有举措扶植青年作者群体?
林桂军:其实我并没有在一线接触这个期刊。我当时创办期刊,就是希望它能够服务于国家建设。我们希望多一点实证的论文,通过数据说话,能提出更客观可靠的决策。另外,我们希望将它办成所有同行都能积极参与的期刊,这个期刊并不全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教师和学者担任主编,也邀请了国内著名的学者担任主编。目前实行的是两年执行主编轮换制。
何国平:现在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做研究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选择难题”。想请教林教授当年是怎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有哪些考量因素?
林桂军:我主要是根据国家对外经贸发展的形势,以其中重要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来展开研究的。但是有时候,在搜寻过程中也会遇到过泛的选题或不构成学术研究的选题。所以,第一,就是要不断地search,通过各种资源找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第二,本身知识就有界限,所以知识的交流很重要。我推荐老师们多听研讨会,在研讨会中许多学者会铆足劲发表自己深刻且前沿的见解,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有很大收获。第三,研究方法也很重要。一旦你拿下了这个“碉堡”,就需要想一想如何来攻。组团队、找合作者,是一个有用的方法。比如说,你手里有好几个研究问题,有些可以留到以后再做,有些可以做成研究课题,和其他人合作。
学术之路,步履不停
何国平:我了解到,您是几个重要学术机构的负责人,请问,您在领导学术团队方面有哪些心得?您理想中的研究团队成员是什么样儿的呢?
林桂军:我们可以注意到现在组织的分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分工,比如说领导到博士研究生,再到硕士研究生,这种垂直的分工模式是对组织者更有利还是学生更有利,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另一种是水平分工,也就是同一水平内的分工。水平分工可以是强强联合,从而走得更远。我在组建团队的时候比较注重国际化,与我合作较密切的主要是国外的朋友。我跟他们合作有一个特点,基本是我主导,他们根据我的意思来完成合作。比如,最近我和国外的学者在做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比较研究报告,我会先确定好基本问题: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第二,一体化怎么搞、当前一体化模式存在什么问题?确定好基本问题之后,我们就会分工研究,这样也属于一种合作方式。
何国平:很多学者到了55岁,科研产出的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反响下降,但是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术状态,不断超越自我,产出高质量的原创成果,请问您保持学术之树常青的秘诀是什么?
林桂军:这关乎个人志向,同时可能也有技巧问题。第一,基础扎实才能走远。在开始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往前赶,而是要打好基础。第二,英文写作能力很重要。我们中国的一些问题,你能不能用英文表达出来,让其他人理解你的意思。这需要一定时间来练习。第三,数学很重要,特别是经济学领域,数学能力要扎实。扎实的基础能够促使你有足够的产出,所以要筑牢基础。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不断地走,不在于跑多快,而是一步一步地走,最后可能走出一条路来。最怕的情况就是你走了一段时间就不走了。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放弃,但你要继续坚持走。做一件事情水滴石穿、业精于勤、坚持不懈是很重要的。
现场答疑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林桂军教授对在场师生的困惑进行了具体回应,也从管理者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建议。
Q1:在读博士时,每一天都是比较系统且有规律地度过。但是成为教师之后,感觉系统被打破了,需要同时顾及不同的事务。面对这种情况,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
林桂军:在我们那个年代比较不一样,超出课程体系以外的事情比较少。现在,基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培养要求,需要兼顾课题、教学、学生指导等几方面。我认为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不然也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比如,在既定时间应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何做,应有一些调控。
Q2:我目前在读博二,基础比较薄弱,现在面临的是要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满足毕业条件,比如完成两篇C刊论文。现在又新增了一项要求,即在国外访学至少三个月。我困惑的是,如何在高质量完成论文的同时又完成访学任务,我需要怎么去平衡?怎么去做取舍?
林桂军:其实这也是目前国内培养和管理博士的问题,可能需要一个力量来进行调整。我觉得首先是打好基础,补修课程,要把相关的课补上,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课程学习非常重要。第二个是选拔博士生时是否要设置一个综合能力测试。如果学生对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都不了解,可能很难走远。第三,就是选导师的问题。现在都是入学前开始选导师,这样对学生和老师是否有利、这种培养模式是否有效值得讨论。第四,学生论文的质量怎样去定义,是根据高水平的科研训练还是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来判断?在现阶段,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最后,是需要调整结构的问题。在目前的背景下,博士生的培养是否能够调整得更加灵活些,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讲坛现场
本文仅代表受访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