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3月14日下午,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著名教授论坛第687讲《中美价值观比较》在大学城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顺利举办。本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邢国忠教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毛国民院长主持,学院教师代表、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与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邢国忠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含义,并详细阐述了中国与西方在这些概念上的主要分歧。他指出,民主并非终极意义上的价值取向,而是一个涵盖权利、体制、阶级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概念。同时,邢教授还结合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探讨了中西方在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上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这些差异对各自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在谈及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事业的重大成就时,邢国忠教授强调了中国政府在保障公民权利、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所做的努力。他指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不断批判性地扬弃传统资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和权利保障体系。

邢国忠教授主讲
随后,邢教授就中美的矛盾冲突与我们的基本态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分析了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和生活理想上的异同,指出两国在追求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理念和路径。他也强调了中美两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最后,邢国忠教授聚焦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理念与实践。他强调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详细解读其主体、客体以及重要意义,并通过苏格拉底之死和纽伦堡审判等案例,阐述法治的重要性。
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民主实践、人权保障以及中美关系等问题与邢国忠教授展开热烈交流。

互动环节
讲座最后,毛国民院长向邢国忠教授致以诚挚感谢,并总结强调,邢教授在多方面堪称典范。第一,在学术研究上,邢教授从词源学和传统经典文献切入,精准解读民主、自由、人权概念,将复杂主题阐释得清晰且逻辑严密,为师生展现了做学术的思路。第二,在教学上,面对敏感话题,邢教授凭借深入研究、数据化、案例化支撑,融入自身经历,让演讲极具说服力,是教师教学的榜样。第三,在讲座主题上,邢教授以定义和文本为起点,逻辑清晰,先破后立,为讲座呈现树立了标杆 。

毛国民院长作总结
初稿:廖菲、黄绮琳
初审:韦思诗
复审:王玥馨
终审:毛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