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青年教师沙龙 > 正文
青年教师沙龙

“建校5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云山教师沙龙第109讲:从“规定性规范”到“描写性规范”——口译评估的社会性考量

发布时间 : 2020-10-22 点击量:

    10月16日下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云山教师沙龙第109讲、在腾讯会议室举行。英国利兹大学翻译学中心主任王斌华教授应邀进行了主题为《从“规定性规范”到“描写性规范”——口译评估的社会性考量》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广外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邢杰主持,并在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为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及广大翻译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讲座主题

首先,王教授回顾了口译的质量标准,比如李越然老师提出的“准、顺、快”。口译评估作为产品向服务延展的过程,有多个维度需要考量,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口译员要在讲者和听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口译评估的第三个维度,即口译作为“过程”,主要用于口译教学和研究中的评估。他对比了四组口译评估,第一是口译质量应该是怎样和实际上是怎样的对比,也就是需要考虑到口译现场的各种变量,如讲者语速过快、口音重等方面,还对比了理想质量和最佳质量,规定性标准和规范与描写性的实际规范,以及作为“产品”的口译和作为“服务”的口译。王教授还谈到了口译评估的规范路径,译员要保证信息的完整度、提高交际功能、遵守职业道德等规范。

接着,王教授根据12份各类口译行业机构的规范文件,总结出“规定性规范”的描写研究结论。所有元语篇文献中均认定的口译规范有忠实规范、保密规范和专业技能规范;大多数元语篇文献中认定的有中立规范、避免利益冲突规范、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水平提升规范;部分元语篇文献中认定的有团队合作规范、工作条件规范和促进交际规范。

最后,王教授给出的14个口译场合数据凸显了口译规范这一变量在口译中的作用。通过对比规定性规范与描写性实际规范,他指出译员在口译现场倾向于“逻辑关系明晰化规范”、“内容具体化规范”和“意义显性化规范”。规定性规范与描写性实际规范的不完全一致体现在增补类偏移,译员对可忽视的信息进行省略性删减,对重复和冗余的信息进行压缩性删减,以及对源语中译员认定有误的信息进行修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