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用培训 > 青年教师沙龙 > 正文
青年教师沙龙

“建校5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云山教师沙龙第111讲:我国古代翻译学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

发布时间 : 2020-11-02 点击量:

10月23日下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云山教师沙龙第111讲、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213讲在腾讯会议室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光军教授应邀进行了主题为《我国古代翻译学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的学术演讲。

讲座主题

首先,武教授介绍了新文科背景下一流翻译研究的基本特征。在简要回顾了“新文科”提出的背景和内涵之后,武教授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在这一背景下一流翻译研究的基本特征,即新融通、新本土、新范式、新理论以及新方向。这一论述有助于在宏观层面上加深对翻译学科的认识和见解,树立良好的大局观。

接着,武教授讲述了推进我国翻译学知识创新的基本路径。他提到,要推进我国翻译学知识创新,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翻译传统;然后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开展基于我国本土的以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为支撑的译学创新。随后他就理论逻辑创新,实践逻辑创新以及历史逻辑创新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武教授的分析鞭辟入里,为我们指明了翻译学知识创新的大方向。

经过前面两个部分的铺垫,武教授开始谈论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即我国古代翻译学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武教授主要举了两个实例,一是“译者”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再就是翻译文体“文、质”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在“译者”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中,武教授提到了历史上“译者”的三种情形,最后简要归纳了在我国古代“译者”概念的特征。而在翻译文体“文、质”概念流变的社会学考察中,武教授主要探究了文质之争发生的原因以及体现“文”的具体方面。可以说,武教授的这番精彩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新视角。

最后,武教授总结道,翻译活动具有社会属性,从社会学角度对翻译现象进行探索十分合理并且将大有可为。同时,他也指出目前翻译社会学研究仍处于初级和探索阶段,翻译学和社会学之间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互惠关系的矛盾等。

广外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邢杰总结本次讲座。他提到,武光军教授所讲的各个方面对广大学生都有很深的启迪。比如宏观的新文科背景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掌握翻译学发展的大致脉络,明确定位。其次,武光军教授所讲的理论逻辑创新也指出翻译社会学要在介绍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基于中国本土翻译研究的实际,有自己的理论创新。最后,武教授热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怎样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翻译批评以及如何进行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

关闭